首页 常识

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五一假日的由来)

  • 100人浏览   2024-11-08 10:20:10

每年的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19世纪,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逐步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为了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以维护这个高速运转的资本主义机器,资本家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沉重的阶级压迫激起了无产者巨大的愤怒。他们通过罢工运动与资本家作斗争,要争取生存的条件,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1886年5月1日,美国2万多个企业的35万工人停工上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各种肤色,各个工种的工人一齐进行总罢工。

当然这次罢工芝加哥政府出动警察进行镇压,开枪打死两人,事态扩大,5月4日罢工工人在干草市场广场举行抗议,由于不明身份者向警察投掷炸弹,最终警察开枪,先后共有4位工人、7位警察死亡,史称“干草市场暴乱”。在随后的宣判中有8位无政府主义者以谋杀罪被起诉,4位无政府主义者被绞死,1位在牢中自杀。

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及抗议随后的宣判,在世界范围内举行了工人的抗议活动。这些活动成为了“国际劳动节”的前身。

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并公众放假。

而在我国,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这是对于工人阶级的一种崇高的礼赞。

随着时代的变迁,1999年9月18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将“五一劳动节”这个法定节日变成了“黄金周”,这是工人阶级的的权利和福利之一,便于国人外出旅行。后经过中国国务院第二次修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五一假期”由7天调整为3天,五一黄金周成为历史。自2008年起,五一黄金周变为我们现在熟知的3天小长假。

自此,五一劳动节不仅是一年中唯一一个表彰劳动者的节日,还是一个假期,能够给全国人民欢乐、放松心情的重要时刻。在这个节日里,除了表彰工人阶级的劳动和贡献,人们还可以利用假期去旅游、休闲,增加生活乐趣,为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带动经济发展。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力笋百科 琼ICP备2024039449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