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是一片红色热土,英雄城市,也是河北省现存唯一一个以抗日英烈命名的县市,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色英雄文化,特别是以赵博士、黄骅为代表的英烈。黄骅褐色的历史文化同样厚重,现有古遗址19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早在7000多年前,黄骅境内就有人类居住。1989年,黄骅市化工厂附近发现细石器遗址,出土文物以刮削器为主,考古成果刊登在当年第6期《考古》杂志上。战国时期为齐燕两国交界,故有燕齐台,今官庄乡大闫村尚存遗址。白色的海盐文化是黄骅五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春秋战国时期是黄骅盐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管仲相齐“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燕国也有“鱼盐枣栗之饶” ,以致燕、齐两国并称为“齐有渠展之盐,燕有辽东之煮”。
秦统一后,黄骅境内于前221年始置柳县,《盐山县志》载“柳县之置,古于高城、盐山,县治当以为数典之祖,东汉县废并于章武。”丱兮城传为秦方士徐福出海寻仙的侨居之地,同治版《盐山县志》也考证认为“距秦置之柳县密迩,三代入海故道皆在此。柳县之设,本以和海之交,先辟为邑。徐福东来,必仰给海口县官,为具衣食舟楫,而后浮海,其侨居以待,亦因其所然。”以上的观点也并非空穴来风,2015年至2016年之交,丱兮城遗址附近发现2座积陶瓦墓,在出土的一片陶片上发现了单字陶文“兮”,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信息。郛堤城为战汉时期渤海西岸重要古城址,2019年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献中关于郛堤城的记载较少,对其性质也众说纷纭,目前有六种说法:一、燕留城,即齐桓公援助被山戎入侵的燕国,燕庄公为答谢而筑城纪念。二、徐福东渡侨居之城。三、《盐山县志》记载郛堤城为汉武帝东巡观海所修建的行营。四、《盐山新志》记载,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在此地置合骑侯国,此为合骑城。五、《长芦盐法志》记载此城为防狄卢而设,称狄卢城。六、古代浮水流经此地,在其堤边修建的城池称郛堤城。
2016年,郛堤城址西北200米处发现大批瓮棺葬,清理出瓮棺葬113座,其中包括3座成人瓮棺。后探测表明,此地的瓮棺葬数量或超千座,成为目前国内发现的数量最多的瓮棺葬群之一,规模庞大,分布密集,类型多样,多数为日常生活用具,其余为专门烧制的瓮棺葬具,很具有代表性。郛堤城附近瓮棺葬的发现入选2016年全国重要考古发现以及河北省100年100项重要考古发现,以此为契机于2017年举办瓮棺葬与古代东亚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黄骅地区是当时黄渤海交流活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5月,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联席会议在南京召开,郛堤城遗址与其后的海丰镇遗址作为河北省仅有的2处遗产点入选全国21个城市的55个海丝史迹点。
汉高祖五年(前202),置章武县,武帝在章武县置盐官,东汉沿置。两汉时期,黄骅境内多有侯国分布,如柳邱侯国、章武侯国、柳侯国、合骑侯国、宛乡侯国,以上侯国在当时都属渤海郡。马闸口东汉墓出土众多的陶制模型明器,包括井、碓、灶、釜、俑、罐等,砌成墓室的画像砖也包括有钱纹、菱形纹、车马纹、龙纹等不同类型,生动反映了当时的墓葬形制和社会生活。
南北朝时期,黄骅境内为北魏、东魏和北齐的统治区,佛教兴盛。1980年,黄骅旧城村出土东魏、北齐时期的白石造像达64件之多,是沧州地区首次大规模出土北朝白石造像,可以管窥当时黄骅地区的宗教信仰和社会生活。1977年出土于旧城镇西才元村的常文贵墓志是目前黄骅地区出土的年代最早、保存为完整的墓志,该墓志的年代为北齐武平二年(571),同时出土了数量众多的陶俑,包括陶鼓乐俑、陶执盾武士俑、陶执事胡俑、陶文吏俑、陶戴巾女立俑以及陶马、陶牛、陶猪等牲畜陶塑,是当时社会胡汉交融的重要体现,也生动再现了当时的丧葬习俗。黄骅旧城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自北齐天保七年(556)成为高城县(后改称盐山县)治,至明洪武九年(1376)止,前后长达820年,是黄骅境内曾为县治所在的几座古城中历史最长的。洪武九年(1376),盐山县治从大留里迁至香鱼馆(今盐山县城),此后的明清两代,今黄骅境内北部属沧州,南部属盐山,境内再无县治。
魏晋南北朝时期,黄骅地区依旧是北方的重要产盐区。早在东晋初年,石勒就曾派王述在角飞城(今黄骅海丰镇)煮盐。《魏土地记》曰:高城县东北百里,北尽漂榆,东临巨海,民咸煮海水,藉盐为业。”北魏“自迁邺后,于沧、瀛、幽、青四州之境,傍海煮盐。沧州置灶一千四百八十四,瀛州置灶四百五十二,幽州置灶一百八十,青州置灶五百四十六,又于邯郸置灶四,计终岁合收盐二十万九千七百二斛四升。军国所资,得以周赡矣。”(《魏书·食货志》)可见东魏沧州地区的煮盐业在国家财政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沧州的主要盐产区就在黄骅沿海地区。
隋唐黄骅境内分属盐山、乾符(原鲁城)二县,乾符城遗址发现有砖井、房屋遗迹和陶罐、陶盘等遗物,以唐三彩罐最为著名。隋唐黄骅地区煮盐业兴盛,《隋书·食货志》称“傍海置盐官,以煮盐。每岁收钱,军国之资,得以周赡。”武德四年(621),盐山县升格为东盐州。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曾用“晚来潮正满,处处落帆还”描写当时繁忙的运盐场景。大左庄煮盐遗址的发现是河北省唐代盐业考古的重大突破,考古成果丰富,至少发现了3个独立的生产单元,每个生产单元均具备从开沟取卤到上灶煎盐的完整制盐设施,石环权和铜环权的发现为唐代榷盐法的施行提供了资料证明,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隋唐时期渤海沿岸的盐业生产、管理、盐工生活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入选河北省100年100项重要考古发现。
海丰镇遗址是河北省继北戴河秦行宫遗址后发掘的一处重要滨海遗址,为西汉柳侯国故地,南北朝时称漂榆邑,唐宋时称通商镇,金代始称海丰镇。作为宋金时期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北起点,海丰镇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河北省100年100项重要考古发现,出土了众多名窑的瓷器和日常生活用具,如定窑、钧窑、磁州窑、耀州窑、龙泉窑、景德镇窑,其中以磁州窑虎形枕、磁州窑绿釉诗文枕、磁州窑珍珠地划花梅瓶和定窑黑釉盏为代表。这一时期盐业发展兴盛,盐业产量增大,生产技术提高,成为当时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与盐业生产相关的文物也层出不穷,如金代束腰银铤、石莲子。元朝建立长芦盐运司,设置煮盐二十二场进行大规模盐业生产。明朝初年,黄骅地区成为长芦南场十二场的主要产盐地,嘉靖元年(1522),海丰场变煎煮制盐为滩晒制盐,推动了技术变革。明代诗人瞿祐在《长芦》一诗中就用“万灶青烟皆煮海”形容当时长芦盐区盐业生产的浩大场面,清代戴宽的《盐池》中“不闻烟火声,天地自烹鍊。微风从南来,雪花积璀璨。”则再现了晒盐的场景。明清时期与盐业发展相关的文物主要有用于称盐的石权、铁权、盐运执照、海丰场讯等。
穿越千年的历史尘埃,我们在郛堤城的瓦砾中寻找黄骅,我们在海丰镇的瓷片中寻找黄骅,我们在长芦盐场的盐滩上寻找黄骅。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渤海潮正满,黄骅奋扬帆。新时代黄骅已经擘画好发展的新蓝图,开启新征程,我们也必将取得新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