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也用《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引发了人们关于“善”与“恶”的思考。
谁能保证丑陋的外表下,不是一颗善良美好的心灵,而英俊潇洒,代表着正义的卫道士,内心却无比肮脏。
作者虽然一边歌颂底层人民的人性美,讽刺上层社会的丑陋嘴脸,但是在作者的笔下,善良的人也可能会做恶事,道德败坏的人,偶尔也有善良的一面。
在复杂的人性面前,“善”与“恶”并不是绝对对立的。
丑陋外表下的纯净心灵
《巴黎圣母院》的故事发生在1482年,圣母院中住着副主教克罗德·佛罗洛和敲钟人卡西莫多。
相貌丑陋的卡西莫多是一个弃婴,收留他的,正是克罗德。
那时复活节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圣母院门外的弃婴架上有一个被遗弃的婴儿,被路过的克罗德收为养子,留在圣母院做了敲钟人。
“卡西莫多”这个名字就是克罗德起的。
在克罗德的照顾下,卡西莫多平安长大,但是他天生的独眼、跛脚和驼背的样子,让许多人都对他避之不及。
14岁那年,卡西莫多又被钟声震破了耳膜,听不见任何声音的从此他也变得越来越阴郁。
周围人对他的嘲讽和讥笑,让原本就乖戾的卡西莫多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恶意和仇恨,只对克罗德言听计从,哪怕是听克罗德的命令干“坏事”。
表面上一本正经的克罗德实际上不过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他垂涎在街头卖艺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达的美貌,为了占有爱斯梅拉达,他让卡西莫多去劫持这个姑娘。
被爱斯梅拉达吸引的,还有流浪诗人格兰瓜尔,因为对吉普赛女郎的迷恋,诗人情不自禁地尾随她走进小巷,却因此歪打正着地撞上来前来劫持爱斯梅拉达的卡西莫多。
格兰瓜尔见卡西莫多想要劫持爱斯梅拉达,便立即上前制止,却被卡西莫多打晕了过去。
眼看卡西莫多就要得逞,英俊潇洒的宫廷弓箭队队长菲比斯也听到动静赶了过来,他从卡西莫多手里救下了爱斯梅拉达,也因此收获了吉普赛女郎的爱恋。
卡西莫多因为劫持的事情败露被捕,他并没有供出克罗德,而是独自承受烈日下的鞭打惩罚。
因为烈日的炙烤和失血,卡西莫多口渴难耐,他本能地大声喊着想要喝水,却只得到了围观人群无情的嘲笑,还有人用石头、罐子去砸他。
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克罗德尽管从旁边经过,却仍然无动于衷。
只有被卡西莫多伤害过的爱斯梅拉达走了过来,她不仅没有指责、报复卡西莫多,反而取来水喂给他喝。
女孩的善良,让卡西莫多感动不已,他从此也成了爱斯梅拉达的爱慕者之一,默默地守护着爱斯梅拉达。
劫持失败之后,克罗德对爱斯梅拉达的感情更加偏执,出于嫉妒的心理,他在爱斯梅拉达与菲比斯约会时刺伤菲比斯,还嫁祸给受惊晕倒的爱斯梅拉达。
菲比斯也只是垂涎爱斯梅拉达的美貌,当爱斯梅拉达被逮捕审判时他选择冷酷旁观,甚至在爱斯梅拉达被卡西莫多救下后,还亲自带兵来抓她。
克罗德也来威胁爱斯梅拉达,要她在自己和绞刑之间做一个选择,倔强的姑娘却宁死也不肯屈服。
爱斯梅拉达死后,卡西莫多也终于认清了副主教克罗德的真面目,愤怒的他将克罗德的从圣母院的塔顶推了下去,自己则抱着爱斯梅拉达的尸身静静死去。
外表丑陋的卡西莫多,拥有的是一颗最纯净的心灵,在他没有发现克罗德的真面目之前,他无比信任和崇拜将自己养大的副主教,即使主教让他劫持爱斯梅拉达他也肯照办。
直到认识到爱斯梅拉达的善良之后,他对克罗德的感情,又夹杂着失望和疑惑,直到最终确定了克罗德的“恶”之后,才痛下决心,亲手解决这个邪恶的副主教。
从始至终,卡西莫多的感情都是纯净且浓烈的,既能为爱的人付出一切,也会毫不犹豫地和邪恶的人作对。
邪恶的克罗德也有可取之处
在绝大多数读者的印象中,副主教克罗德就是一个邪恶的反面人物,他利用卡西莫多劫持爱斯梅拉达,并用威逼利诱的手段让爱斯梅拉达跟他在一起。
为了强迫爱斯梅拉达就范,他还利用自己副主教的身份,让这位善良的吉普赛女郎背上了“女巫”的骂名。
他借着宗教和法律之手杀害了无辜的爱斯梅拉达之后,仍然心安理得地作为“拯救人了和世界”的副主教。
从这些举动来看,克罗德就是一个残忍、自私、道貌岸然、灵魂肮脏的伪君子。
然而克罗德也有过善良的举动,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他性格中属于“恶”的一面,也跟他的生活经历有关系。
克罗德父母早逝,只有一个弟弟和他相依为命,他一面学习,年纪轻轻就成了圣母院的副主教,另外还得照顾年幼的弟弟。
宗教那些压抑人性的教条,和身负的责任,让克罗德在三十多岁的年纪就有了许多白发,还成了一个秃头。
如果没有这些重压,他能保持像他那个年纪一样的外貌,再加上他因为学习而有的温文尔雅的风度,也许爱斯梅拉达就不会对他那么排斥。
多年对宗教的学习,让他成了一个刻板的人,不过对弟弟的照顾,又让他有了人性的光辉,这样的他才会收养卡西莫多。
卡西莫多当时被人包裹在一个麻布口袋里,露在外面的脑袋上顶着一头棕红色头发,只有一只眼睛几颗牙齿的脸庞在哭泣的时候,好像要咬人一样。
因为不知道如何是爱,克罗德才变得偏执,并最终毁掉了他自己和爱斯梅拉达的人生。
克罗德却护住了卡西莫多,他不仅没有因为丑陋嫌弃他,反而养育他成长,教会他知识。
在遇见爱斯梅拉达之后,克罗德最先表现的是本能抗拒,他想借助上帝的力量扑灭心中的欲望,失败之后,又认为爱斯梅拉达是从地狱而来,就是为了让自己堕落。
在对待感情上,他没有与生俱来的“恶”,他只是在宗教的长期熏陶下,无法正确对待自己内心的感受,所有的不切当的举动,都是他心灵扭曲的外在体现。
当爱斯梅拉达宁肯选择那架阴森可怖的绞刑架,也不肯选择克罗德时,克罗德扭曲的心灵就已经着魔了。
因为不知道如何是爱,克罗德才变得偏执,并最终毁掉了他自己和爱斯梅拉达的人生。
但是最初在决定收养卡西莫多时,他无疑是有着善良的一面,在他的宗教生涯中,他也一直保守清贫、公正的形象,在这些时候,他都可以被看做是“善”的化身。
丑恶还是善良,其实就在人的一念之间。
人性面前,没有绝对的善与恶
在雨果的这部《巴黎圣母院》中,作者塑造的人物既没有绝对的“恶”,也没有十全十美的“善”,就连纯洁、善良的爱斯梅拉达也不是完美的。
爱斯梅拉达会爱上宫廷弓箭队的队长菲比斯,除了“英雄救美”这个因素之外,菲比斯英俊的外表也是重要的原因。
爱斯梅拉达也宁肯选择破裂的水晶花瓶总枯萎的花朵,也不要瓦罐中新鲜的花朵,她选择的,始终是外表光鲜亮丽的东西。
同样不完美的,还有那位名叫格兰瓜尔而的流浪诗人。
格兰瓜尔曾经接受过克罗德的资助,沦落为流浪诗人之后,又因为迷恋爱斯梅拉达误入“乞丐王国”,面临着被处死的危险。
是爱斯梅拉达以“妻子”的身份救下了格兰瓜尔,格兰瓜尔也因此对爱斯梅拉达死心塌地。
但是当爱斯梅拉达被处以绞刑时,他却没有第一时间去救爱斯梅拉达,而是摇头叹息着离去。
去救爱斯梅拉达对他来说,就像在饿虎嘴里抢骨头,他没有牺牲自己的勇气。
是卡西莫多挺身而出,把爱斯梅拉达藏在了圣母院中,但是格兰瓜尔却在最后关头把爱斯梅拉达从圣母院中骗出来,交给了一直觊觎爱斯梅拉达的克罗德。
格兰瓜尔同时还鼓动乞丐围攻圣母院,将前来抓捕爱斯梅拉达的官兵和卡西莫多都拖住了。
乞丐为此死伤无数,格兰瓜尔却毫发无伤。
这个一直以来都以正面形象出现的流浪诗人,除了他所表现的懦弱之外,也是爱斯梅拉达悲剧的最后推手。
他不是一个邪恶的人,但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善良的人。
也许是因为接受过克罗德的资助,才让格兰瓜尔对克罗德有了信任,在救出爱斯梅拉达之后把她交给了克罗德。
但是这个一直表现得比较睿智的诗人,难道真的看不破克罗德那副道貌岸然的面具下,藏着怎么一颗扭曲的灵魂。
但是他还是把曾经救过他性命的女孩交给了克罗德,断送了女孩最后一条生路,也让乞丐们和卡西莫多的牺牲变得毫无意义。
就格拉瓜尔的这些行为来说,单纯的“善”或者“恶”都无法为他定义。
人是社会的动物,在出生的时候我们就有“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的争论,当一个人扮演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之后,他做什么,都会受到社会角色的影响。
本就复杂的人性,也会因为这些影响而变得善恶难辨,所以在人性面前,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
结语
在《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外表丑陋,内心却非常美丽的敲钟人卡西莫多。
但是只有那些生活阅历特别丰富的人才知道,人性的丑陋和善良,都不是一句两句话能够说得清楚的。
在小说中,以反面人物形象出现的克罗德在宗教外衣下,有着一颗偏执、邪恶的心灵,他会因为爱而不得迫害爱斯梅拉达,用宗教的特权给她冠以“女巫”的恶名。
但是对他的弟弟和卡西莫多来说,他身上又有着善良、人性的一面,同样有矛盾的人物形象,也在其他作家的笔下多次出现。
因为这些作家也都知道,连“人之初”是善还是恶都存在争论,人性更是不能单纯以善良或者邪恶来区分的。